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此时源子雍的部队已经准备停当,接收到新的任务,立刻帅众向相州的治所邺城进。
元鉴听说朝廷大军过来了,他没怎么听闻源子雍的名声,所以也没太当回事,派他的弟弟元斌之领兵在路上截击。
八月,源子雍大军行至汤阴,暂时安营下寨。元斌之以为有机可乘,遂率军夜袭。源子雍久经沙场,岂能这么简单就被暗算。他设下伏兵,将元彬之的偷袭部队包了饺子,元彬之本人侥幸逃出,一路拼死跑回邺城。源子雍趁机跟进,兵临邺城城下。
元鉴见元彬之大败而归,痛骂他一顿,派他赶紧去葛荣那里搬救兵。
元彬之刚走没多久,另外两路讨伐元鉴叛乱的部队也抵达邺城,一路是裴衍的部队,一路是李崇之子李神轨的部队。三军会合,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元鉴哪见过这样的阵势,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面对源子雍的大军,元鉴基本没有还手之力,没几天邺城就被攻陷,元鉴被杀,传洛阳。当时葛荣正在全力攻打信都,没精力分兵救援,后来听闻邺城已被官军占领,也就不再理会。
朝廷一见源子雍果然厉害,这么轻松就平定了相州叛乱,马上把源子雍升为镇东将军,改封阳平县开国公,食邑两千五百户。裴衍则被升为假镇北将军,封临汝县开国功,食邑一千五百户。李神轨现在是胡太后的宠臣,这次出来只是刷个履历镀镀金,不在乎这些封赏,直接回朝复命,源子雍和裴衍则继续留在邺城,休整队伍准备讨伐葛荣。
但元鉴这么一耽误,信都那边已经坚持不住了。信都自春天被围,直到冬天都没有等到救兵,内部粮草断绝,兵众力尽,终于在十一月的时候被葛荣攻陷。冀州刺史元孚、元孚的哥哥防城都督元佑等人均被俘虏。葛荣入城之后,为笼络部下,将城内百姓全部驱逐出去,空出房屋让叛军居住。冀州百姓无处避寒,冻死者十之六七。
葛荣想昭显自己跟其他叛军领不一样,并非滥杀无辜之人,于是没有直接处死元孚兄弟,而是召集手下将士开了个公判大会,一起讨论处置方法。元孚和元佑也算是有骨气人,争先把守城拒降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其他被俘的都督潘绍等数百人,则纷纷请求以身代元孚受死。葛荣见状,对手下众将感叹道,这些都是北魏的忠臣义士啊,你们要多跟这些人学学。于是将众人关押起来,一个也没有杀。
信都失守之后,胡太后坐不住了,即刻任命源子雍为冀州刺史,北上收复失地。
胡太后这招颇为不厚道,治所都没了,这个冀州刺史明显是个空头支票,能不能兑现就看你源子雍的本事了。
源子雍没有出兵。他这么做并非害怕葛荣,而是基于更理智的战略考虑。现在葛荣新得冀州,士气正旺,而且叛军现在有十几万之众,官军这边不过数万人,众寡悬殊,现在出兵很不明智,还有更好的做法。于是他给朝廷上了个奏章,详细阐述了一下自己的对策。现在正值北方的寒冬,葛荣的叛军缺衣少食,全靠着四处抢掠过活。信都虽然被攻陷,但城里早就没粮了,葛荣还是得不到任何补给。而官军这边虽然人数较少,但都驻扎在城内,兵卒保暖,后勤优势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策略就是坚壁清野,不与叛军正面对战,叛军没有粮食,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乱。
源子雍这招简单直接切中要害,如果能据此实施,对葛荣来说绝对是致命一击。
无奈关键时刻队友不给力,这时候裴衍那边又出幺蛾子了。
裴衍出身河东裴氏,本人也确有一定才干,但问题是过于自负。他为了显示与众不同,早年甚至辞官不做跑到嵩山修道多年,奈何天不遂人愿,隐居时候基本没人理,重新出山之后,也一直未能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早先给元渊做副手也还罢了,毕竟人家是皇室亲王,但这次平定元鉴没能拿到功,还处处被来自西北塞外的源子雍抢了风头,心中颇为不服气。裴衍决心在讨伐葛荣的过程中挣回面子,于是多次给朝廷上书,主动请求出兵去打葛荣。
现在北魏朝廷里庸人当道,包括胡太后在内,没人能理解源子雍的策略,倒是对裴衍主动请缨的做法大加赞赏。于是降旨催促源子雍和裴衍马上出兵,不得拖延。
出兵就出兵吧,但问题是圣旨里居然没有给源子雍和裴衍分主次,不知道谁听谁的。可能朝廷觉得人多力量大,一拥而上把葛荣灭了最好。但行军打仗,统一指挥是最重要的,各自为政令出多门乃军中大忌。
源子雍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赶紧给朝廷写信,说陛下最好能听从我原来的建议,坚守勿战。如果实在要打,请派裴衍自己出征,我留下来镇守邺城;再不行,就请让裴衍留在邺城,我自己去打葛荣。如果非要让我们俩一起出兵,恐怕会有大问题。
源子雍言辞恳切,奈何朝廷方面无人理解。裴衍都主动请战了,你居然不想跟人并肩作战,这不是故意制造事端,显示官军内部不团结么?不行,赶紧一起去。
源子雍见圣旨措辞强硬,知道再辩解也没用,只好跟裴衍各自率部从邺城出北上。
官军进入阳平郡境内,源子雍认为已经到了叛军的活动范围,建议先安营扎寨,等打探清楚葛荣大军的情报后再做安排。但裴衍开始热血沸腾不冷静了,他跟源子雍说兵贵神,你不走我自己走。
碰到这么个队友源子雍也没有办法,他很清楚裴衍如果孤军深入,必败无疑。源子雍不忍心眼看着队友陷入危险境地,只好也继续向前走。结果行至漳水附近,果然迎来了葛荣十万大军的突然袭击。
葛荣也是个有谋略的人,源子雍考虑到的情况他也考虑到了。现在叛军的优势是人多势众,士气也还不错,劣势是后勤粮草不济,所以只能战决,拖久了就会很麻烦,他非常担心官军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在得知朝廷否决了源子雍的建议,命令官军主动出城野战的消息后,葛荣大喜过望。他也知道这次的对手源子雍很厉害,但如果双方在平原地区进行正面对决,官军就失去了城防优势,这时可以用人数来弥补战斗力的差异,只要能保证队伍不溃败,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葛荣激励将士的水平也很不错,他跟叛军将士说,诸位二次造反,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能跟官军决一死战。这一仗如果打赢了就吃穿不愁,如果打输了大家都完蛋谁也别想跑,希望诸位听我指挥,别怕死,干就完了。
叛军大都是原来的北镇镇民,对朝廷不满已久,最近又迫于饥寒,知道只有跟着葛荣才有活路,于是众人群情激奋,士气空前高涨。
葛荣这次不玩虚的,直接命令全军压上,不计伤亡。叛军在宇文洛生等将领的带领下,从多个方向同时动进攻。官军此时营寨未立,只能跟叛军展开野战。源子雍的部队一向训练有素,短时间内就组织起防守阵型奋勇抵抗,杀退了叛军的数次进攻。奈何叛军人数太多,而且都不怕死,红着眼睛踩着同伙的尸体潮水一样往前涌。双方激战多时,终因众寡悬殊,裴衍的部队先出现溃败,源子雍的部队被友军冲击,阵型也渐渐开始散乱,最后终于被叛军吞没。源子雍和儿子源延伯以身殉国,裴衍也战死在乱军之中。
葛荣大败官军之后,顺势挥军南下相州,包围了邺城。
简介关于循天轮归陌风萧第一本书,笔力不强有Be小结局和he大结局,不是爽文玄幻+完全架空+双女主+双御+救赎前期女主不会走到一起,有雷,不喜勿入宵萧,一个人玩了二十多章都不叫上师姐吗,师姐好伤心,嘤嘤嘤。不是我,是作者这个笨蛋瞎写,师姐原谅我。一人家族被灭,亲眼看到母亲殉身,自己记忆却被封存…与父相依,父亲放不下复仇,亲手将她抛下独自上路。机缘巧合,记忆恢复,当有能力立足时,父亲却已被仇家杀害…报仇后,本应结束,却不知牵出了更大的秘密,历史之初的正轨天道之外的真相还有自己的…真正身份…我是谁?是我自己…又或者什么也不是…另一人的降生便是为了最终的牺牲,违背天道法则的存在就注定了走向自我献祭,两个人的命运被早已安排,容不得一丝逆反。剑走尘飞,萧条一世,灯火阑珊处,是命途的归宿…(如有相似之处,纯属巧合)...
种田甜宠一个小炮灰,带着一个随身空间,穿越到了水浒的世界,不想打打杀杀,只想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先第一个难题就是,怎么从血溅鸳鸯楼的副本中逃生出来二郎,你喝了我的酒,吃了我的东西,能...
预收文假千金她亲爹找来了团宠福娃在七零求收藏本文文案一场莫名其妙的龙卷风,将舒舒服服窝在花盆里洗澡的小仙草刮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还没搞清楚状况,脑瓜里就响起系统激活的声音。新朋友告诉她...
简介关于古武至尊李真只顾着追赶老黄牛,丝毫没有注意到危机正向他袭来。随着一长串炸雷的消失,亮光也暗淡了不少,突然,伴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大地猛烈的一阵抖动,方圆百余米的山顶轰然下陷,随后一条宛若白色巨龙的庞大水柱从山底喷出,直冲向天空五十余米才覆盖着整个山峰倾泄而下。绵延不决。蓄积已久的山洪爆了,李真丝毫没有注意到由山顶喷涌而出的洪水,一心要追上老黄牛,眼看着到了山下,又一道强光袭来,一条粗如水桶的闪电在李真的脚下划过。...
小说夫君独宠绿茶?我嫁权臣灭他全家中,姜也曾深爱萧珩,费尽心机成为他的夫人,却遭受背叛,身败名裂。临死前,绿茶表妹和渣男夫君的嘲讽让她痛彻心扉。重生后,她转身投入当朝少师沈某的怀抱,世人皆道沈少师不近女色,但姜也却现他对自己温柔至极,新婚之夜更是将她宠爱有加。传言不可信,姜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令主布的悬赏任务斩杀天道鸿钧已由魔主接单请令主及时支付赏金封神世界通天教主急招强力盟友,抗四圣,灭西岐悬赏奖励诛仙剑阵神墓世界独孤败天急寻战天盟友,斩九天,灭天道悬赏奖励天道本源徐然得诸天悬赏令,从西游世界开始,召唤诸天万界大佬,纵横诸天,追寻万界起源,一步步走向对抗主神系统之路,直至执掌诸天秩序本书主世界洪荒加强版西游世界...